欢迎来到青岛澳海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网站!
产品中心PRODUCTS CENTER
新闻中心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堀场电极解锁精密测量新维度的“化学传感器之芯”

堀场电极解锁精密测量新维度的“化学传感器之芯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26   点击次数:26次
  在环境监测、半导体制造、生物医药等领域,堀场电极如同微观世界的"翻译官",将溶液中难以察觉的离子浓度、气体分压等化学信号,转化为可量化的电信号。作为全球分析仪器企业堀场制作所的核心技术载体,其电极产品正以纳米级精度重新定义化学测量的边界。
 

 

  一、堀场电极的技术基因图谱
  堀场电极的研发史可追溯至1953年,其技术DNA融合了三大创新维度:
  1.选择性膜革命: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(PVB)复合膜,通过分子筛效应实现目标离子的特异性识别。例如pH电极的氢离子选择性膜,可将干扰离子(如Na+)的响应降低至10⁻⁶数量级。
  2.固态化突破:突破传统液态电极的渗漏难题,开发出钇掺杂氧化锆(YSZ)固体电解质电极,在1000℃高温下仍能保持0.1%级的测量稳定性。
  3.微纳结构工程:运用光刻技术制造微米级电极表面结构,使溶解氧电极的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,较传统设计提升8倍。
  二、核心产品矩阵的"三叉戟"布局
  1.环境监测利器:UE系列离子选择性电极(ISE)可同时检测水中铅、镉等12种重金属离子,检测限低至0.1ppb,满足EPASW-846标准。
  2.工业过程控制专家:LAQUAtwin系列便携式电极,通过扁平传感器设计,仅需0.3mL样品即可完成pH/电导率/溶解氧的三参数同步测量。
  3.生命科学前沿:专为细胞培养设计的微电极阵列,可在384孔板中实现单个细胞水平的pH梯度监测,空间分辨率达50μm。
  三、改变行业规则的应用范式
  在东京湾水质监测项目中,堀场电极组成的浮标网络持续工作3年未更换,通过自清洁膜技术抵御藻类附着,数据有效率高达99.7%;台积电的12英寸晶圆厂中,固态参比电极将蚀刻液浓度控制精度提升至±0.02%,使芯片良率提升1.8个百分点。
  当科学家在实验室凝视电极输出的数字曲线时,他们看到的不仅是化学参数的跳动,更是堀场工程师将半个世纪的材料科学积淀,浓缩进这枚直径仅12mm的传感器中的技术奇迹。在化学测量的微观战场上,堀场电极正在书写属于精密制造的新范式——让每个离子都发出可被捕捉的声音。